水质工程学Ⅱ

发布日间:2013-06-04   浏览次数:1367

开课单位

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

课程类型

专业必修课程

课程名称

水质工程学Ⅱ

课程代码

0730102B

开课学期

6学期

学时/学分

40/2.5

选课对象

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

先修课程

水力学、物理化学、水泵与水泵站、水分析化学、水处理生物学、水质工程学(Ⅰ)

课程教材

范瑾初,金兆丰.水质工程.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9.

参考书目和资料

李圭白,张杰. 水质工程学.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5.

室外排水设计规范(GB50014-2006.中国计划出版社,2014

给水排水设计手册(第5册).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

课程简介

《水质工程学Ⅱ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,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。本课程主要内容涵盖:水在社会循环中的性质、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水质标准、水体污染与自净等基本概念与理论,污水水处理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,污水生物处理的工程技术与方法、应用条件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,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、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技术、污泥处理技术、污水处理厂设计与管理。培养学生具有设计、计算水质工程中的各构筑物、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。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水工程设计、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。

课程目标

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

(CO1)掌握水处理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及前沿知识

(LO3) 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理论基础和前沿知识

(CO2)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方法与运行管理

(LO5) 本专业所必需的生产、设计、研究与开发等技能以及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

(CO3)掌握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

(LO6) 本专业学科范围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动向

(CO4)独立设计简单的污水处理系统

(LO7) 独立获取知识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

教学方式

¢PM1.讲授法教学

32学时 80 %

¢PM2.研讨式学习

4学时 10%

¢PM3.案例教学

4学时 10 %

¢PM4.网络教学

课外(2学时 %

PM5.扮演教学

学时 %

PM6.体验学习

学时 %

PM7.服务学习

学时 %

¢PM8.自主学习

课外(38学时) %

评估方式

¢EM1.课堂测试

10%

EM 2.期中考试

%

¢EM3.期末考试

50 %

¢EM4.作业撰写

15%

EM5.实验析报告

%

EM6.期末报告

%

¢EM7.课堂演讲

15%

EM8.论文撰述

%

¢EM9.出勤率

10 %

EM10.口试

%

EM11.设计报告

%


课程教材

 

 

 

本书分为总论、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3篇,共25章,第1章为水的循环和水质工程学科的任务;第2章为水处理方法概论;第3章为水源水质和水质标准;第4章为混凝;第5章为沉淀、澄清和气浮;第6章为过滤;第7章为消毒;第8章为微污染水源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;第9章为膜分离法;第10章为特种水源水处理方法;第11章为水的软化与除盐;第12章为水的冷却和循环冷却水处理;第13章为城市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和水厂设计;第14章为城市污水性质、污染指标与水质标准;第15章为水体污染与自净;第16章为物理处理;第17章为生物处理概论;第18章为活性污泥法;第19章为生物膜法;第20章为自然生物处理系统;第21章为厌氧生物处理;第22章为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;第23章为污泥的处理与处置;第24章为工业废水处理;第25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。本书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,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(给水排水工程专业)及相关专业的教材,还可用作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。



教学内容及要求

第一章  水体污染与自净

教学要求:了解污水的分类、掌握城市污水的特征与污染指标;排放标准。了解水体污染及危害、掌握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。熟悉河流氧垂曲线方程的建立及应用,水环境容量。熟悉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。

教学重点:污水中污染指标及水质排放标准,水体自净规律

教学难点:各种有机物指标区别及应用,河流自净规律及计算


第二章  物理处理

教学要求:掌握物理处理单元及构筑物的工作原理,设计及计算方法。了解物理处理工艺的发展过程,

了解如何强化和改进沉淀池的沉淀效果。

教学重点:格栅、沉砂池、初沉池、二沉池的功能、工作原理、基本构造、主要设计参数、设计要点等。学生能正确地选型,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。

教学难点:沉淀理论与不同类型沉砂池和不同类型沉淀池设计原理。


第三章  生物处理理论

教学要求:了解微生物代谢与底物降解关系及生物处理的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。熟悉微生物生长环境因素,了解生物处理工艺分类、生物处理的应用与发展;熟悉生物处理动力学基本方程。

教学重点:微生物生长环境因素,微生物增长与产率系数关系,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生态系统。

教学难点:生物处理的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


第四章  活性污泥法

教学要求:了解活性污泥法及其污水净化机理,掌握活性污泥形态、微生物作用、增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、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反应动力学、活性污泥工艺、氧转移原理及其影响因素,熟悉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、系统运行控制参数及方法

教学重点:污水中污染指标及水质排放标准,水体自净规律

教学难点:各种有机物指标区别及应用,河流自净规律及计算


第五章   生物膜处理

教学要求:掌握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、生物膜的增长及动力学、各种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及其影响因素、生物接触氧化法。熟悉生物膜处理新工艺,了解生物膜法处理系统的运行与管理。几种生物膜工艺如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、生物接触氧化法、曝气生物滤池等设计原理、构造、及设计方法。了解生物膜法需氧量的计算、熟悉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。

教学重点: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、各种生物滤池构造及设计、生物接触氧化法。

教学难点:各种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及其影响因素


第六章    厌氧生物处理

教学要求:掌握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,工艺流程、影响因素。了解应用条件、发展趋势。熟悉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参数及设计计算,熟悉厌氧接触法工艺系统设计方法、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基本构造与设计方法。了解厌氧微生物生态学、悬浮生长与固着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、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概念。

教学重点: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、厌氧生物处理影响因素、厌氧生物处理工艺。

教学难点:厌氧生物处理工艺


第七章  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

教学要求:了解稳定塘、土地处理和湿地处理系统净化污水的原理、基本工艺流程、基本设计方法。熟悉稳定塘类型。了解土地处理系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。

教学提示:了解稳定塘的类型及设计方法,湿地处理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。

教学重点:自然生物处理系统净化污水原理。

教学难点:稳定塘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


第八章   污水深度处理及利用

教学要求:了解污水一级、二级处理的出水水质情况。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。掌握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、除磷原理及工艺。熟悉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技术及方法。

教学重点:生物脱氮、除磷原理及工艺。

教学难点: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、除磷原理及工艺。


第九章   污泥处理与处置

教学要求:了解污泥的分类、性质与计算。了解污泥处理的原则、污泥处理基本原理与方法。掌握污泥浓缩原理、污泥浓缩池构造和设计方法。掌握污泥厌氧消化池构造及设计方法。掌握污泥的干化、脱水与焚化。了解污泥有效利用及最终处置方法。掌握污泥处理与处置系统设计方法。

教学重点:污泥的分类、性质与计算,污泥浓缩,污泥厌氧消化,污泥脱水

教学难点:污泥处理与处置系统


第十章  城市污水厂设计

教学要求“熟悉污水厂设计步骤、要求和设计原则,厂址选择,学会分析设计水质、水量与处理工艺流程选用的关系;掌握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选择、污泥处理与处置系统、熟悉污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设计的步骤。了解污水厂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之间的衔接方式、配水与计量、技术经济分析、污水厂验收、运行和自动控制。了解污水厂生产过程检测和自动控制。熟悉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设计。

教学重点: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工艺系统选择,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设计

教学难点: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工艺系统选择


课堂讨论单元

教学要求:讨论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,探讨新工艺的应用前景。教师拟定讨论内容,学生课外分组查阅资料,并应用所学知识点加以讨论,分组制作ppt汇报,以讨论组为单元课堂讲解。全体学生参与评价,教师给予点评。

教学重点: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讲解和讨论相应污水处理技术问题。

教学难点:学生对知识点表达与理解。